400-100-9950
孤独症儿童行为分析之孩子总是扔东西怎么办



为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孤独症孩子行为语言,微笑彩虹之后会定期给大家分享孤独症孩子的问题行为案例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法,希望可以给孤独症孩子家长以及相关从业者更多的干预启发。

图片

姓名:冰冰

性别:男

年龄:4岁


行为描述

冰冰小时候就喜欢扔东西,当妈妈把东西捡起来拿给他时,他会继续扔到地上并”咯咯“的笑,起初家人都觉得冰冰只是喜欢这个游戏就没有当回事。


在冰冰3岁半开始上幼儿园后,老师发现,冰冰经常会把各种玩具扔出去,有时会在用餐后把小勺扔向各个地方,有时甚至会扔同桌小朋友用餐的小勺。老师多次制止都无效,只好告诉家长,请家长配合教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师和家长的共同教育并没有显现出太好的效果。无论老师如何讲道理,家长如何训斥,冰冰扔东西的行为都没有任何改善,扔东西的频率有增无减。


据老师反映,冰冰不仅对老师的指令没有任何反应,甚至不怎么参与集体活动,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玩自己的,对任何人和玩具都不感兴趣,老师只要将玩具放在冰冰手里,他就会把玩具扔出去,乐此不疲。尤其是当小朋友在玩桌面拼插类的玩具时,冰冰都需要一个老师专门的看着他,以防他丢东西砸伤其他小朋友。由于他不听指令,很多时候都需要一位老师专门辅助他,给集体教学带来很大的麻烦。


功能假设

通过对冰冰问题行为的了解和分析记录,我们发现冰冰对幼儿园大多数玩具都不感兴趣,无论什么东西,只要可以拿到手里,基本上都会把它扔出去。他对所扔东西的种类并不挑剔,大都是日常用品和小型玩具,如:乐高积木块、小勺子、毛绒玩具…


通过仔细观察,我们还发现,冰冰很少参与同伴的游戏,老师组织的游戏和小朋友喜欢的拼插类玩具他也都不喜欢。只有在扔出东西时,他才会表现出非常开心的样子。他会直直地盯着扔出的物品,有时甚至会站到小椅子上看着扔出的物品落下。


据老师和妈妈反映,冰冰喜欢将物品从很高的地方扔下去,并盯着落下的物品一直看,直到物品落地,全程表现的非常开心兴奋。通过对行为的观察记录进行分析,我们基本确认,冰冰扔东西是一种自我感官刺激的行为。同时,他在社交、语言沟通方面也与同龄小朋友有差距。感知觉异常使得他的注意力、执行指令等方面都存在障碍。


解决方案

兴趣面狭窄、行为重复刻板是孤独症儿童普遍存在的特点之一。经过我们的观察与商议,针对冰冰的问题我们与老师以及家长一起制定了干预方案:


1.尝试用功能替代的方法,引导冰冰对语音作出反应。


由于扔东西可以带给冰冰感官上的愉悦,我们要引导他把软积木扔进整理箱,然后在扔软积木的过程中逐步加入一些规则。例如:约定数到“3”时扔积木入箱;控制所有软积木,请冰冰按照老师或家长的指导语选择颜色、形状和种类相对应的积木扔入箱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干预,冰冰听指令的能力有所提升,开始享受与他人一起活动的乐趣了。


2.用塑造的方法,增强冰冰对各种玩具的操作和把玩能力,扩展他的兴趣面,提升他的游戏能力。


在开始冰冰喜欢的活动之前,加入少量学习把玩新玩具的活动,如拼插乐高玩具。刚开始让冰冰接触乐高拼插玩具时,我们会手把手全肢体辅助冰冰,由于我们的辅助,这一过程对冰冰而言操作简单,容易完成。


在确定冰冰可以完成这一步骤后,我们开始和冰冰进行他喜欢的活动,随着冰冰玩乐高玩具的熟练度提高,我们开始逐渐降低对他的辅助,慢慢的冰冰就可以独自拼好乐高玩具。接着由简到难,逐步加入引导和练习,冰冰慢慢喜欢上了拼插乐高积木的活动,可以和小朋友一样,安静的把玩简单的乐高拼插类玩具。


经过一段时间的干预,冰冰扔东西的行为减少了,也能够听从老师的一些简单指令,老师和家长都感到欣慰。


摘自郝晓燕 李蕴秋 白志华《孤独症儿童行为管理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