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列表
最热文章列表
052期
霍 文 瑶 专 栏
家长提问
A:别的小朋友在哭,我的孩子看见别人哭了却在哈哈大笑。
B:孩子玩嗨了总是会尖叫,怎么也控制不住。
C:跟孩子一起看动画片的时候,看到佩奇生气了,我问他佩奇为什么生气呀,他总是回答不上来。
家长反映的这些问题,其实都是与“情绪”相关的问题。情绪在人类的生命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存在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是人们进行有效社交互动的基础。
01、成年人的社交是如何进行的?
可以想象一下我们成年人是如何进行社交的。
比如:
1、当我们看到朋友非常开心时,我们可能会问他:“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么开心呀?”
2、我们如果看到他在哭,非常难过,我们可能会问一问他:“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吗?”或者抱一抱安慰他。
这些都是我们以情绪为主题进行的社交互动。当我们感知到他人的情绪,并且能够根据他人的情绪去调整我们自己的行为,回应或发起适宜的社交互动,这就是符合社交规则的有效沟通。
同样,我们自己在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也会表现出来各种各样的情绪。有开心、有难过、有惊讶、有羡慕……我们是把这些情绪毫无保留的表现出来,还是理解自己的情绪并通过调整自己的行为,使得我们在社交情境中可以表现出合乎规范的行为,这是需要我们自己去感知与调控的。
02、什么是情绪?
总体来说,情绪可以分为基本情绪和复杂情绪。
1、基本情绪
包含了开心(喜)、生气(怒)、伤心(哀)、害怕(惧)等四种基本的情绪。
2、复杂情绪
是由各种基本情绪组合而成。比如:烦恼、陶醉、渴望、反感、绝望等各种各样的情绪。对复杂情绪的理解与调控,要以基本情绪的学习为基础。
03、如何进行情绪教育?
情绪教育包含了情绪理解、情绪表达和情绪调控三个方面。
1、情绪理解
情绪理解包含了对基本情绪的理解和对复杂情绪的理解。
比如:
看到笑的图片,能说出“高兴/开心”。
能理解具体情境中的情绪,并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绪。
比如:
理解小朋友的玩具摔坏了,所以他很伤心/难过。
2、情绪表达
在理解情绪的基础之上,可以开始教授情绪表达了。
比如:
1)在很开心的时候,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我好开心啊!”而不是大喊大叫;
2)在生气的时候,可以说“我现在不开心/我现在很生气”,而不是躺地打滚。
3、情绪调控
另外,我们也可以教授一些策略来调控情绪。
比如:
1)自己很生气的时候,我们可以深呼吸,也可以做别的事情转移一下注意力;
2)很难过的时候,可以找别人倾诉,也可以吃一些喜欢的食物。
问题解答
问题A:别的小朋友在哭,我的孩子看见别人哭了却在哈哈大笑。
回答:
需要增加孩子对他人情绪的理解能力,以及在理解基础上的社交发起。比如:去抱一抱同伴表示安慰。
问题B:孩子玩嗨了总是会尖叫,怎么也控制不住。
回答:
需要增加孩子对自己情绪的理解能力,并学会如何恰当表达自己的情绪。
问题C:跟孩子一起看动画片的时候,看到佩奇生气了,我问他佩奇为什么生气呀,他总是回答不上来。
回答:
需要增加孩子对具体情境中他人情绪的理解,并用语言描述出来。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大家一些情绪教育的思路。在后面的文章中,我们还会给大家呈现一些更具体的步骤和案例,学习如何具体开展情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