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列表
最热文章列表
002期
李倩专栏
本期重点:
1、看表现
2、分析原因
3、对症下药
1、注意力不好的表现有哪些呢
通过家长们的反馈,综合来看,有以下三条:
1、孩子在课上经常发呆、走神;
2、孩子做事不专心、小动作多、不认真;
3、孩子做题粗心马虎、写字慢。
2、为什么会出现注意力不好的情况
现在市面上很多针对注意力不好的训练课程,比如感统训练、听筒训练、视动听课程等,甚至很多电子游戏设备、赛车模拟游戏的介绍上面都写着能够提升儿童注意力,吸引了大波家长。
然而,哪个是提升儿童注意力最有效的办法呢?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们自己先来代入一下,我们在什么前提下才会出现发呆、走神、做事不专心的表现呢?
1、每次开会,当我汇报完自己部门工作,轮到其他部门汇报的时候,我就经常呈发呆状;
2、每当开始做我不擅长的工作的时候,我也会不时地喝口水、玩个笔。
总结来看,我们对于不感兴趣以及有难度的活动也会出现注意力不好的情况。
所以要提醒大家的是,解决问题的时候不要忽略问题出现的前提,问题表现和当前情境是紧密相关的,真正的原因就隐藏在此。
当老师反应上课时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想一想:
1、孩子玩喜欢玩的玩具和游戏时专注吗?
2、孩子在看他喜欢的动画片时也有坐不住的情况吗?
3、孩子只是在进行某类活动时有类似的表现吗?
4、那些容易出现走神、小动作多的活动,本身对孩子来说感兴趣吗?
5、当前活动的难易程度符合孩子的能力水平吗?
我们要承认的是,当孩子参与不喜欢的活动和正在做超出能力范围的任务时,会非常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
所以很多时候,孩子表现出来的注意力不集中,不单单是注意力本身的问题,还要考虑到教学活动的设置是否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老师安排的任务是不是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
3、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我们可以从扩展孩子的兴趣面和降低活动难度两方面入手,来提升孩子在教学活动中的注意力。拿手工活动来举例。
一、扩展孩子的兴趣面
学习中大部分的活动来源于生活,取材于生活,让孩子从参与家庭生活开始,带孩子多观察大自然,多旅行,这些生活体验的过程不但使孩子发现了更多的乐趣,也在脑海中留下了一幅幅画面,当手工的主题和他的体验相关时,他做起任务来,注意力就会更容易维持。
二、降低活动难度
当孩子对手工任务的兴趣足够但表现在技能缺失时,比如控笔弱,或者主题比较复杂,不知道要先做哪部分,那么家长就可以在课前把任务分解步骤、帮助孩子提前练习,在做手工的时候及时给予辅助就好了。
当通过扩展孩子的兴趣面和降低活动难度两个方面的尝试后,我们会发现孩子在课堂活动中的注意力、参与度都会有很大的提升。
而良好的注意力同时也会延展到其它的方面,为孩子学习其它的技能打下扎实的基础。
上一篇:特殊教育中的应用行为分析
下一篇:减少孩子行为问题的 6 个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