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列表
最热文章列表
讲师:霍文瑶
国际认证行为分析师(BCBA)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
本期问题
特殊儿童的自我管理怎么做?(中期)——自我监控、自我评估及自我强化
(点击查看视频讲解)
上期我们讨论了前事本位的自我管理策略,这期我们来看一下自我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自我监控、自我评估及自我强化。
传送门:点我快速抵达第一期自我管理是什么,为什么要做?
传送门:点我快速抵达第二期前事本位的自我管理策略是怎样的?
***
什么是“自我监控、自我评估、自我强化”?
自我监控,就是自己观察并记录自己的行为。
自我监控是自我管理中的核心,当我们用了一系列前事本位的自我管理策略,试图促进期待行为的发生,减少不期待行为发生之后,还需要对过程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并以恰当的方式做好记录。
做完记录之后,孩子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估,看看有没有达到预先规定的标准。
如果达到了标准,可以进行自我强化,或是把结果呈现给家长、老师,去获取强化。
***
如何进行呢举例说明
比如一个一年级的小朋友在课堂上总是不举手就开始提问,会干扰正常的上课进程。为了减少这个行为,我们告诉他,如果他想提问可以举手,经过老师允许后才可以问问题。如果不举手就提问了,就需要在记录表上标记一个减号“—”。
为了便于理解和记录,我们给他设计了一个非常简易的记录表,像屏幕中呈现的这个记录表,表头简单说明了期望的行为,可以给孩子一个提示。
同时我们商定好,如果从学校回来,记录表上的数据少于10次,他就可以看20分钟喜欢的动画片。所以孩子放学之后会带着记录表回来,告诉妈妈今天有没有达到标准,如果达到了,就可以获得iPad作为强化。
需要注意的是,自我监控、自我评估及自我强化的一系列流程,都需要我们提前手把手教授,当孩子能够独立做出所有流程后,才进入真正的“自我管理”阶段。
同时,自我强化也不是必备流程,强化可以由家长或老师来提供。
以上就是我们这期的内容啦!
下期我们会围绕一个个案,来系统说明怎么运用自我管理的各个策略来改变孩子的行为哦~
上一篇:波动性听力损失对语言的影响
下一篇:如何让孩子快速上床睡觉?